作者: Keith Chan
邀請了我的 Coachee Keith Chan 現身說法,從他的角度介紹「掃塵」對創業者的意義,目的是為推廣啟導文化 (coaching culture) ,讓有需要的人士多一個選擇。
記得在理工大學的一個社會創新研討會上遇到 Amy,草草交換了咭片說了Hi & Bye就離開了。在卡片上,看見她是一位 career coach,於是膽粗粗致電她問詳情。當時,我是一位創業了五年的室內設計師,但是生意只是中規中矩,不是太差但也看不見很明確的方向,更不能談上賺錢。當時我聯絡 Amy 的心態就只是如何令生意變好,賺多一點金錢,畢竟金錢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安全感的一種。
打開自己心結,找回初衷
經過幾個環節,透過一些遊戲,書寫,交談,甚至畫畫的練習,我開始洞悉自己在生意上和人生中的死結。這些死結如果不能夠被解開,就永遠變成人生和職業上的絆腳石。過程中,我開始承認自己的不足,而且對有些人和事的心結,我也開始承認自己對他們有做錯的地方。認識和承認過後,突然變得十分輕鬆,也開始不介意別人怎樣看自己。由最初,想改善生意,到最後打開自己心理上的結,也讓我知道原來做生意最終的目的除了賺錢意外,更重要是令自己心靈上得到滿足。Amy稱之為「掃塵」,對我來說,就是無時無刻提醒自己做每件事的初衷,如果初衷沒有變,就算道路有時候崎嶇,有時候出現很多分叉路,又有時候有些人和事令你開始懷疑,到最後你多可以到達終點,即使時間可能延遲,但起碼對初衷是時常保持着信心,不易放棄。
幫其他人逐點逐點「掃塵」
自己做了「掃塵」後,我開始發現這些人生技巧也適用於管理自己的公司。我的設計公司不大,只有四位年輕的員工。年輕人大家也做過,我也記得自己年輕時的迷惘、自大。有時看到員工的表現,也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。甚至希望在工作上幫助他們逐點逐點「掃塵」,認清自己的人生目標。可能他們掃塵過後,甚至發現設計行業不是自己的初衷,但至少,作為上司也在他們的人生中幫了一把。
記得有位年輕設計師,他的本質很好,是個有禮貌有教養的男孩,但是工作上就是怎麼都不到位。於是我們開始談天說地,希望引導他想清楚自己人生目標,是否因為讀了設計,就太順理成章做設計師呢?是否喜愛設計就可以做設計師呢?有一天,他戰戰兢兢地打電話給我,當時已經是深夜,他說:「我想同你傾吓計。」作為上司,這是多麼的感動,因為員工和你談論心事,代表他對你的尊敬和信任。他對我說,經過幾個月與我的交談,尋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其實是陶瓷工藝而不是室內設計,他勇敢地辭職,開始他的陶瓷工藝創作。後來我們甚至一起探討室內設計和陶瓷工藝的合作可能性。辭職後,我們新舊同事常常見面,也開始一起創作由陶瓷工藝的家具設計。雖然他已經不是我的員工,但是師徒的關係是從來沒有變化的,甚至是昇華到另外一個層次,變成一起創作的合作夥伴。
「掃塵」對我的意義
「掃塵」行動對我來說,除了是自身的發展外,更是我在管理公司團隊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。裏裏外外也「掃塵」,令自己和公司都得以持續地發展。
Comments